海铁联运,是“多式联运”,是一种综合性的物流运输模式,结合了海运和铁路运输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实现了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只需进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操作,以进行更高效、更经济的货物运输。该模式通常将货物从生产地或供应地通过海运运输至目标港口,然后再通过铁路运输将货物从港口运送至目标地点,或者反之。海铁联运是国际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海铁联运的优势
1.综合运输成本:海运通常适用于大批量货物,而铁路运输可以提供快速的内陆运输,将货物送达目的地。通过结合两种运输方式,可以在不同阶段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从而降低整体运输成本。
2.时间效益:尽管海运速度较慢,但对于大量货物,海运的经济性更高。而铁路运输则可以在货物到达目标港口后快速将其运输到内陆地区,缩短货物的交付时间。
海铁联运无论对港口,还是内陆经济发展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相较于传统物流模式,海铁联运具有运能大、时间短、成本低、安全性高、环保等优势,能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点对点、全过程“一箱到底”服务,真正实现了相互合作、互利共赢。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铁路部门将产品出口至国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外贸生意,扩大企业“朋友圈”,增加商务订单。同时最大限度地压缩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海铁联运的发展
然而,海铁联运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如不同运输模式之间的协调、转运时的延误以及复杂的跨境法规等。并且我国在集装箱海铁联运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份额仅占全国港口吞吐量的1.5%左右。尽管一些港口在海铁联运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大连港,但与其总集装箱吞吐量相比,海铁联运的份额仍然较小。
在我国的物流发展规划中,多式联运被认为是重点工程之一,而海铁联运则是其中最为高效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海铁联运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满足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需求。然而,为了实现海铁联运的顺利发展,需要克服所面临的挑战,促进各利益主体的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共享,以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物流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