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Navis 再次被并购,优先业务发展方向已不是自动化码头
来源:港口圈2022-09-15 17:30:00浏览量:372

9月12日,业内顶尖码头操作系统(TOS)供应商Navis再次改换门庭,2021年7月,港机巨头卡哥特科完成向技术投资私募基金Accel-KKR出售Navis事宜,不过一年多,Navis再度易主,被供应链执行软件(SCE)公司Kaleris兼并整合,成为后者的子品牌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将Navis的频繁易主与近期港机巨头科尼集团整合另一家TOS及设备控制系统(ECS)供应商TBA集团的消息对照来看,在集装箱码头纷纷转向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时代,TOS供应商们正面临着不同选择。


此次兼并的主体Kaleris由Accel-KKR通过股权与信贷投资支持,Accel-KKR于2020年先后收购了数字化堆场解决方案PINC与托运人运输管理系统Shipper TMS,并于2021年推出Kaleris平台,整合了PINC、Shipper TMS及轨道车维护与修理(M&R)系统RailcarRx。兼并Navis的同时,Kaleris上线了一个云端执行与可视化平台(Execution & Visibility Platform),通过整合各节点和各模式的供应链执行软件,利用来自堆场管理、运输管理、维护和修理、港口码头以及船舶运营的数据,以消除供应链关键执行点的数据缺口,并将运营数据与供应链生态系统中的工作流程相结合,以减少非工作时间、提高货物运输状态流程的可视性、改进工作调度来提高效率与利用率。简而言之,Kaleris通过兼并各供应链软件供应商,初步集齐了供应链全环节的“拼图”,可提供全链条的供应链数据与可视化服务。其他同领域竞争对手缺乏船舶与堆场规划层面的运营数据,需要获取一些承运人数据与公共数据,并借助AI算法建立模型来预测操作节点等数据,如预测托运人何时提箱,以合理规划堆场堆存位置,而TOS市场占有率第一的Navis可以提供丰富的码头数据,如船舶舱位与堆场贝位的实时准确数据,以及集装箱的运转节点,优势巨大。


转向供应链可视化服务正是Navis的新的业务增长方向,2011年,卡哥特科从Zebra集团手中收购Navis,尝试结合Navis软件与卡尔玛港机硬件,提供一体化的自动化服务,但没有取得巨大成功。相反Navis的重心倾向于软件与云端服务,并将业务逐渐延展到码头之外,还在卡哥特科旗下时,Navis推出N4 TOS,提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并于2020年上线N4 3.8,将TOS部署于云端;收购了数家操作系统供应商Octopi、Jade和Biarri Rail;收购Interschalt Marine,扩张基于船舶的产品业务;开发XVELA平台,整合船舶与码头作业规划业务。


因此,尽管Navis是业内第一家实现全自动化码头系统的供应商,但其最优先的业务发展方向已经不是码头自动化。被Accel-KKR收购时,Navis总裁Benoit de la Tour指出,码头自动化昂贵耗时,全自动化码头需要多年时间才能盈利,因此Navis预计未来全自动化绿地码头不会很多,传统海运、多式联运与内陆码头的小范围、半自动化改造更为普遍,Navis也有能力支持这些改造项目。换言之,对Navis来说,TOS尤其是全自动化TOS吃力不讨好,增长空间有限,持续性的云服务与供应链可视化平台更有利可图。


被Accel-KKR收购后,2021年11月,Navis提出下一代TOS计划,其中一个关键转变便是希望将TOS转变为订阅制,Navis认为他们的升级与维护服务可以通过优化资源来降低总体成本(但对码头运营商来说,将TOS迁移部署到云端会产生大量额外支出)。Accel-KKR具备深厚云服务经验,Navis加入Accel-KKR也是为了通过更多战略性兼并与收购加入供应链可视化领域的频繁并购竞争,只不过,Navis是被兼并的那一个。


近期被科尼集团整合的TBA其实在重走Navis曾经的路,卡哥特科2011年收购Navis是为了加强为码头提供整体方案的能力,科尼整合TBA同样出于结合TBA的软件与科尼的码头设备硬件,更好地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做到设备、软件、服务无缝衔接。自动化码头改造与建设经过数十年发展,也出现了一块利润不菲的市场,新西兰奥克兰港弗格森码头向TBA购买的码头自动化软件系统就高达3959万美元。相对供应链可视化平台的巨大蓝图,TBA的选择没那么高远,却更聚焦。


疫情之后,供应链上的所有玩家都意识到了自动化码头的优势,也呼唤着可视化平台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这两者其实都顺应了新的服务需求,即一站式或者说打包式的整体解决方案,其核心便是通过方方面面的可视化提高生产效率,在码头,是每个操作环节的无缝衔接,在供应链,是每一个环节的无死角渗透。TOS系统供应商是与设备供应商有机融合,在自动化码头领域建立独特优势?还是融入一块更大的拼图,通过讲述供应链可视化的故事去瓜分更大的蛋糕?Navis与TBA将走出两条不一样的路。

最新资讯
1 客户案例 | 中国到英国防护服出口空运运输
2 船司亏损加剧,欧线运价大跌!
3 后悔了?英国部分民众呼吁重新加入欧盟
4 客户案例 | 中国到墨西哥蓝牙耳机海运出口
5 全球货代TOP25出炉!USPS取消旺季附加费
6 针对中国芯片?欧洲《芯片法案》正式生效
7 海关总署最新公告:这些水果符合要求可进口!
8 下降12.6%!美国八月集装箱进口骤减;马士基在喀麦隆开设新仓
9 韩企入股国内船公司!HMM将成为北极星航运的股东
10 2023年第38周运价趋势(目的地篇)
今日热榜
1 BDI 突破千点难阻部分运价一泻千里,船公司选择跳港停航,广大外贸和货代企业要特别留意!
2 柜在烧!客户在哭!史上最严重集装箱大火让广大货主物流企业心如刀割!(附视频)
3 重磅!世卫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将对中国疫情重新定性,外贸物流业迎来最关键时刻!
4 重磅丨Rickmers破产,Maersk和MSC在内多家船公司躺枪?因租用Rickmers的集装箱船存随时被扣压风险!?
5 破纪录!各大船公司推出史上最大的停航计划!
6 关于6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舱单预申报,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7 突发丨全球第四大货代DB Schenker将被出售,APL logistics 和UTI之后又一家物流巨头面临卖身求生存?
8 预警 | 瑞典码头工人工会罢工,出口至这的外贸、货代企业需注意了!
9 突发丨香港机场客机着火,又是电池危险品惹的祸?
10 美国财政部最新制裁名单(完整版)